导语:顾维钧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外交家之一,其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在清政府垮台后,他是那个时期不可多得的人才。
从给北京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当秘书到南京国民政府的外交第一人,他似乎从来没有在公开场合代表过任何一种军阀势力,而他在国际上所代表的唯有中国二字,尤其在一战胜利后的巴黎和会上,顾维钧舌战群儒,没有向英法日列强妥协,甚至没有向北洋政府所妥协,而是坚持正义,为国家赢回尊严。
晚清民初的中国就像一块大肥肉,被西方列强抬到了历史的砧板上痛下屠刀,随意宰割!一个来自江南的美少年,以强烈的个人特色和民族精神,勇敢地站到这块冰冷血腥的砧板上,纵横捭阖,尽可能地不让自己的祖国被剁成肉酱,不被群狼吞噬。这个人就是中国现代职业外交家:顾维钧。
顾维钧,字少川,貌美善言。早年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法学博士,被誉为“民国第一外交家”。 1912年至1967年这五十余载,他就职过许多的外交职务,例如外交总长、驻法大使、驻美大使、联合国首席代表、海牙国际法院法官等。民国时期内政局势几度沧桑,人事代谢,而顾维钧这位职业外交家却始终站得很稳,颇令人称奇。
1888 年,正值帝国主义侵华时期。顾家诞生了第四个孩子,秉国之钧,四方是维,取名维钧。顾维钧三岁便随兄长进入私塾读书,平时则喜爱制作小发明减轻家人负担,几年后,顾维钧进入了一家教会学校,在这里他第一次接触到了竞争性学习与英文教学,也为后来留学国外的决定埋下了种子。
1898年后,随着新思潮的涌进,顾维钧在同学的邀请下赴美学习四年,并成功考取哥伦比亚大学,这更加坚定了他潜心研究政治与国际外交的决心。此时属于‘民国第一外交官’的精彩人生,缓缓拉开了序幕。
在哥伦比亚学习时,顾维钧从未停止过外交活动。因为出色的理论知识代表哥伦比亚大学与与宾夕法尼亚大学进行辩论比赛;课余时间还参加划船队,练习短跑。尽管繁忙,还是抽出时间在美国各地考察,探访。
在毕业之际,他收到来自国内外交部秘书一职的公函,多方考虑过后,顾维钧决定回国效力。回国后,在他的提议下成立了欧美同学会,此后经过众人的不懈努力,欧美同学会终于发展成为一只不可小觑的力量,学子们开展各类活动,高举爱国旗帜,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里奔走捍卫祖国尊严。
弱国无外交,1919年“巴黎和会”上他的拒签行为是中国在饱受屈辱的史上第一次向西方列强说“不”。这一声“不”看似简单,却如一声惊雷震撼了整个世界。这次抗争直接催生的“五四”运动,更使国人走上了中国觉醒和自强之路。
1932年,顾维钧作为国联调查团唯一的中国代表,前往东北调查“九一八”事件和伪满洲国成立的真相。面对日本人的威胁阻扰,在明知生命收到威胁的情况下仍然不卑不亢,揭开日本侵占东三省的真相。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开始全面抗战。虽然此时顾维钧担任驻法公使,但是他仍努力让美国财政部部长摩根索和中国银行家陈光甫见面,由此陈光甫才拿到了美国的“桐油贷款”,对中国抗战几乎有救命的作用。
在联合国成立大会上,顾维钧作为中国代表团的代表之一,得到各界人士的尊重与好评。1945年6月26日的《联合国宪章》签字典礼中,第一个签署的名字,是三个汉字,顾维钧
顾维钧的一生,官运与桃花运并行。他曾有过四段婚姻:
第一段主命,这次婚姻主要在双方父母逼迫下与张润娥完婚,并非他的本意,加之二人婚后并无夫妻之实,而且很快协议离婚,算是旧式家庭的旧式婚姻;
顾维钧和严幼韵
第二段主贵,顾维钧与当时北京国务总理女儿唐宝钥结婚,婚后顾维钧开始步步高升,在北京两年,官已至外交部情报司长了。
第三段主富,与糖王之女黄惠兰完婚,婚后多金的黄惠兰小姐,在英国给顾维钧以包装打扮,将发型由平头改为分发,穿着典雅高贵的礼服,教会跳舞、骑马、开汽车。
第四段主爱,71岁与严幼韵结合,婚后严幼韵为顾维钧设计了完备的老年养生生活。相亲相爱,以期白头到老。
作为一个担任过驻美公使、巴黎和会代表、国联理事会中国代表,多次出任外交总长还代理过国务总理的人,顾维钧的一生,似乎显得是那样的光彩四射。作为民国众多璀璨人物中一颗耀眼的星星,顾维钧用他的风骨,精神给后人留下了一份永远值得学习的榜样